著作者:林建睿(請尊重著作權)
但部份推廣彩繪曼荼羅者,她們讓消費者依照自己的想像與創作,來自行繪製所謂的心靈曼荼羅圖像,簡單的說只能說是在圓形範疇中自我繪畫創作,這與原始佛教密宗的『圖像曼荼羅』大異其趣,在佛教如要繪製圖像曼荼羅,有其特定的規格,這還有專屬文獻經典的記載,佛教密宗典籍分為四類:
1.所作坦特羅:記載曼荼羅的製作方式、供養方式,乃至圖像的尺寸、位置等。 2.行坦特羅:大日經-胎藏曼荼羅 。 3.瑜伽坦特羅:金剛頂經-金剛曼荼羅。
4.無上瑜伽坦特羅:瑜伽行者如何觀想曼荼羅。
上述『所作坦特羅』就是曼荼羅的製作方式之重要經典,但很可惜部份推廣彩繪曼荼羅者所教導消費者繪製彩繪曼荼羅,只能說是繪畫創作班,消費者在此繪畫過程中當然可以描述出自我心靈感受與狀況,國內外心理學家也常透過繪畫,來瞭解患者的心理狀況,這點是無庸置疑地,但上述繪畫的心理治療方式,實際上與佛教密宗圖像曼荼羅是無關,更何況要藉助密宗圖像曼荼羅神奇力量,來改善消費者身心靈狀況那更難上加難。
繪畫心理諮詢與治療乃屬臨床心理學的範疇,需執領心理諮詢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持照,但現在變成了彩繪曼荼羅似乎能有效脫離臨床心理學的範疇,但又與實際的密宗圖像曼荼羅差距甚遠,試問如何展現改善身心靈狀況與成效?
國外心理學家採用彩繪曼荼羅的方法,是與『繪畫心理諮詢與治療』的方式相同,透過消費者繪製彩繪曼荼羅的狀況,來進行後續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,他們是持有心理諮詢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持照,與現在部份台灣推廣彩繪曼荼羅者大大不相同。
如果消費者真希望能透過彩繪曼荼羅來有效改善身心靈狀況,那就應該真實回歸佛教密宗之圖像曼荼羅:
1.首先您必須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更深信佛經所言佛菩薩的利益功德,如果這一點都作不到,那能感受圖像曼荼羅的神奇力量?如同『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』所言,如不相信該經典所云觀世音菩薩的種種利益功德,試問如何能透過持誦大悲咒得其相關的利益功德?相對曼荼羅也是如此,這是佛教密宗的重要內容,怎可能不信者能得其利?
2.所繪製的圖像曼荼羅應在『所作坦特羅』範疇內,無論教授者採用『東密』、『印密』、『藏密』、『唐密』等等何種圖像曼荼羅,而不 該任由消費者自行繪製與創作,實際遠離圖像曼荼羅的範疇。
3.消費者學習繪製過程,應持念最能相感應之佛菩薩的心咒。如果有實際修持過曼荼羅者,皆很清楚修持曼荼羅有其次地、階段與步驟,如以藏傳佛教徒來說,最先開始必須修持四加行、百字明、金剛薩陀灌頂、十萬拜大禮拜...等等依次腳踏實地修持起。
4.如更希望能深入圖像曼荼羅的世界中,遵守五戒是不可少:『不殺生』、『不偷盜』、『不淫邪』、『不妄語』、『不飲酒』。在藏傳佛教中如要修持無上密法,更須遵守三昧耶戒、菩薩戒...等等四種大戒,如一邊繪製彩繪曼荼羅圖像,一般繼續造惡業,試問如何感受與發揮其圖像曼荼羅的力量? |